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 江苏首次发布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耐药地图” 0 @8 U' d; O- M/ ^7 i( g
“江苏省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耐药调查”项目属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于2019年7月正式启动,截至2023年10月10日累计入组数据3063例,覆盖江苏省12个设区市,调查人群涵盖中小学生等儿童青少年、中年人及老年人。
: i" j$ z( z1 `. `* K3 A省内8个城市的HP感染率高于江苏省总体水平
4 q1 Q& F! O4 i* w
) \8 Z& Y/ g& Y& n, i. Z. s: W“感染地图”显示,受检人群HP整体感染率为30.0%,其中成年人感染率为32.7%,儿童感染率为11.4%。 ) J3 _* C, ]& B6 G
在感染地图中,常州、镇江、泰州、徐州、苏州、南通、南京、扬州8个城市的感染率均高于江苏省整体感染率,其中常州最高为42.9%。
7 L: M, Q# m1 L9 q& I5 U* ^
( U e) Z3 p7 b) y% C" y' X- s/ f2 _) |▲2023版江苏省幽门螺杆菌“感染地图”
( e \. P) @: @) e- c+ @3 c% s' U$ @/ `+ \
有文献指出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在家庭内部被感染主要发生在12岁前父母均感染幽门螺杆菌子女感染率为69.34%这也提示有孩子家庭中的成年人要格外注意HP的检测发现感染应积极根除生活中注意餐具不共用不对婴幼儿进行咀嚼后喂食避免HP在家庭内传染) A) Q y, L4 I) \$ h6 J
$ G& g. _- `* i% A; f3 Q+ ~' m$ T
两种常用抗生素存在高耐药 9 Q9 { v( Y& G8 r/ q A* K& X
“耐药地图”显示,成人和儿童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其中成人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51.9%,儿童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55.8%。该结果明显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耐药情况,据《中国幽门螺杆菌原发性抗生素耐药性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中显示,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在2016至2020年达到34%。
0 c' L! b5 z! |0 O( U I
“耐药地图”同时显示,成人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近40%,儿童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3.3%。成人对呋喃唑酮的耐药率为10%,儿童为4.7%。两个人群对阿莫西林和四环素基本不耐药。 8 ]7 T y- \0 o* ^
2 i5 S3 o# ^: h3 J/ |8 N0 y3 U▲2023版江苏省幽门螺杆菌“耐药地图” , @& B# D& R6 _
不同城市耐药情况有差异
+ E, \ e4 \$ j. K) B' R0 T5 E& U8 p从“城市耐药地图”来看,江苏省13个设区市中发生的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各有不同,差异较大。淮安市是13个设区市中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的城市,耐药率为66.7%。扬州市克拉霉素耐药率最高,为69.6%。盐城市是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耐药率最高的城市,分别为2.3%、20.9%。不同城市的耐药情况差异提示,每个地区甚至每个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菌株不同,个体用药史及地方用药习惯也存在差异,所以HP感染者接受根除治疗时,如果能获得个人的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开已知耐药的抗生素,理论上可以极大提升首次根除的成功率。
7 I2 U' ?. p" u& X$ ?
0 a" T1 o1 D2 Z. k( Z专家指出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方面了解抗生素耐药情况非常重要不同的地区耐药情况及相应治疗是不一样的采用经验性治疗根除效果会有差异耐药问题也是阻碍这个疾病防控的主要方面; Z; d* F G) a% o0 |0 I- v
8 Z H9 H7 U# P0 A; y" R' f75%的成年感染者携带“强毒株” & e; g; N, q/ K) o* a& ~0 I( X
全省范围内,成人感染者携带的HP菌株中强毒株比例为75.6%,儿童感染者携带的HP菌株中强毒株比例为60.5%。 存在某些特定毒力因子的幽门螺杆菌菌株,能够助其定植在人的胃部并长期生存,甚至诱导肠分化和肠上皮化生,导致疾病发展至癌变不可逆阶段。省内强毒株占比较大,更应引起重视,个人感染后应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根除治疗。 3 U4 P* S) B; j, S; S* a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8 t7 p d! p u) i8 U8 d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口臭、嗳气、食欲缺乏、饱胀感,也可呈中上腹部不适、隐痛感,甚至是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 7 D% e6 G8 ^' P8 H3 P5 h! V( i8 n5 J
与哪些疾病有关?
7 G: {* g! \% l在消化系统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尤其是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极高,根除幽门螺杄菌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
! _6 C: o# J% x0 j+ s
# l* D4 E: A( n( B! q% F5 g' _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与某些非消化系统疾病有关。血液系统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疾病相关。对于这些疾病患者,应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关于神经系统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这种细菌与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格林-巴利综合征联系起来。有趣的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受到感染的影响。 ( D9 z1 _4 U- o# y2 t8 o% s% p9 ]
日常该怎么预防? 5 e1 \( P- @3 j% U1 r" K8 ~; h/ w- k
幽门螺杆菌特别容易出现家庭聚集感染,所以要动员全家一起预防,必要时同时治疗。碗筷消毒、分餐、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换牙刷、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是预防该菌感染最关键措施。在外就餐若餐具循环使用,没有及时消毒也可能会传染幽门螺杆菌。此外,父母与儿童的餐具应分开使用,更是要摒弃用嘴对嘴的方式给婴幼儿喂食或将咀嚼后的食物给孩子吃的习惯。根治后的患者一样也要注意预防再次感染,主要是预防日常亲密接触再次传染。
7 y+ }0 E' s) O! p哪些人群建议检查? 3 z$ I0 i9 A" h4 w
首先是已经证实了有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人群及家属;其次是自我感觉有腹胀、腹痛、恶心等消化道不适症状的人群;最新的研究推荐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 O' F' h8 M6 q$ ]; f4 s
哪些人群建议根除?治疗方案呢?
0 n$ T8 C: ]0 c m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成员始终是潜在的传染源,具有持续传播给其他家庭成员的可能性,但是否感染与接触的亲密度和遗传背景有关。家庭中所有的成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应考虑给予根除治疗。尤其是年龄大于35岁、有胃癌家族史、有胃病史的感染者。儿童则根据风险评估,如果有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可考虑根除治疗,有慢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计划长期服用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监护人或年长(12~14岁)儿童自己强烈要求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也可以考虑根除。对于家庭中的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常同时患有多种其他系统疾病、合并用药复杂,因此,在根除治疗前,应评估风险获益,选择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 M3 E ^; G# p' n2 z: C
目前我国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常用治疗方案为含铋四联疗法,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两种抗生素。由于幽门螺杆菌很容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因此首次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建议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后停药一月后再次行C13和C14呼气试验以评估疗效,必要时要进行胃镜检查。
" L( n, W& A. z' ~$ j$ Y! X
* S8 I+ O: Y* e# a9 e: ~1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