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567 发表于 2023-10-16 17:17:06

大豆里的这种“激素”,能降低9%的乳腺癌死亡率!

作者:淼淼
说起雌激素,许多人对它是“又爱又恨”,爱的是雌激素为女性带来性别特征,带来细嫩、光滑的皮肤。
恨的是后来科学家发现内源性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或外源性补充雌激素均使乳腺癌发生率明显增加。
另外,激素代谢途径基因的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激素代谢产物与乳腺癌发生与复发密切相关。


除了乳腺癌,过多的雌激素还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癌、抑郁症等严重疾病。于是人们开始拒绝使用雌激素,并对它退避三舍,尤其是乳腺癌患者,甚至可以是“谈激素色变”。
那么雌激素就真的这么十恶不赦么?有些患者因为怕食物中含有雌激素从生病后一直拒绝食用豆腐、豆浆一类的豆制品,这样真的有必要吗?
大豆异黄酮摄入量能降低9%的乳腺癌死亡率
其实大豆中确实含有大量的“雌激素”,但注意,这个雌激素和人体内合成的雌激素并不相同,前面还有一个前缀,叫做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来源的膳食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大豆中。其结构类似于内源性雌激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洲的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推测与大豆中富含的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
据统计,亚洲居民平均每天摄入25~50 mg异黄酮,而西方居民平均每天摄入低于2 mg的异黄酮。
此前西方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发现在荷兰女性中,血液样本中异黄酮水平的增加与患乳腺癌风险降低有关。
此外每天10 mg大豆异黄酮摄入量能降低9%的乳腺癌死亡率。也以此得出结论,较高的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摄入量对乳腺癌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植物雌激素能防治乳腺癌?
那为什么结构类似,植物雌激素就能防治乳腺癌呢?
这是因为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植物雌激素和体内的雌激素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体内的雌激素受体发生结合,进而产生相似的雌激素作用,只不过这个作用比较小。不过当机体内雌激素分泌不足时,与体内的雌激素受体发生结合之后,可以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
另一方面,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植物雌激素和机体合成分泌的雌激素之间又发生竞争,阻止了机体合成分泌的雌激素与相对应的受体进行结合,从而起到抑制作用,换句话说,相当于降低了雌激素的水平。



植物雌激素的其他作用
你以为除了抗癌,植物雌激素就没有别的用处了么?才不是,植物雌激素还有这么多好处:
1、缓解围绝经期相关症状
尽管目前雌激素替代疗法已受到社会认可,但是只有一小部分的绝经妇女接受过这种治疗。拒绝的原因与使用外源雌激素后出现子宫内膜增厚、阴道流血、体重增加、情绪低落、乳房触痛以及某些社会因素有关。而临床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能有效控制绝经后潮热症状,改善围绝经期妇女血管舒缩紊乱的情况。并不会引起子宫内膜增厚。
2、对骨的影响
雌激素是女性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素,雌激素对骨的作用有:降低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后方,约黄豆粒大小,其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TH)是人体内调控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之一)的骨吸收作用;促进降钙素的分泌;促进肾脏中维生素D的产生;抑制成骨细胞向破骨细胞转换。
骨质疏松患者以绝经后的妇女最常见,提示雌激素缺乏与绝经后骨量丢失密切相关,雌激素的分泌对维持骨质稳定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示,异黄酮能提高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含量,并通过提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发挥对骨质的生长激素样作用,对骨的影响与人体激素相似。



3、心肌保护作用
在心肌缺血数周前给予雌激素,雌激素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和阻断链式氧化反应的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和羟自由基的暴发,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说明雌激素具有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植物雌激素不仅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还能减少梗塞面积。
血小板过度聚集是引起中风和心肌梗塞的原凶,细胞内钙离子聚集会引起血小板聚集,植物雌激素还能通过阻止血小板钙通道而阻止血小板聚集。
4、保护脑组织
雌激素可以使脑梗死体积缩小,组织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也明显减轻。
此外,雌激素通过对脂蛋白的调节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起抑制作用;雌激素还可以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从而减轻缺血区脑损伤;雌激素还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而动物试验表明,植物雌激素可以缓解动物模型因神经损伤引起的急性、炎性和慢性疼痛,并通过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和抑制酪氨酸激酶来调节对疼痛的感觉。
外周神经损伤后的急性期内,植物雌激素还可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相应受损的神经元。
说了这么多,相必大家对植物雌激素有了一些了解。雌激素是体内自身就可以合成的性激素,是所有女性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即便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增加乳腺癌发生和复发的风险,但那只是对于一部分人。
我们不应该将雌激素“妖魔化”,更不应该将含有雌激素的食物“一刀切”地摒弃。万事万物都讲究适量适度,在适量的情况下,除了高危或已经确诊,医生明确告诉需要抑制雌激素的乳腺癌患者,食用豆制品,摄取一定的雌激素对我们没有害处。
参考文献
杨光伦,姚榛祥. 外源性雌激素及三苯氧胺对大鼠乳腺癌癌前期病变的作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2):110-112. DOI:10.3760/j.issn:1007-631X.2001.02.015. 曾希志,姚榛祥. 外源性雌激素与乳腺癌危险因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6,021       (T10):44-48. 李玉,黄照权. 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防治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38(9):1819-1823.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1.09.031. 苏莉莎,骆文龙. 植物雌激素的作用. 生命的化学,2006,26(1):58-59. DOI:10.3969/j.issn.1000-1336.2006.01.023.
更多好文
陪妈妈抗癌10年,我发现了肿瘤患者“饮食”的秘密
抗癌5年后,我发现癌细胞也“害怕”我们这样吃!
母亲抗癌5年,我总结了7点省钱秘籍
免费咨询
微信添加小助理,您可以获得:①免费咨询肿瘤相关问题;②有奖征稿③临床试验④下载APP加入病友群。


文章声明: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豆里的这种“激素”,能降低9%的乳腺癌死亡率!